上除日南山莲社期忏偕伯清昆季还饮南园

禊饮湖亭上,临流自祓衣。
闰留春事晚,风打酒船稀。
蛙子黑初出,桃花红欲飞。
早霞知有雨,沾洒送人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除日南山莲社期忏偕伯清昆季还饮南园》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以及自然之美的赞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元代诗人张翥字仲举,号蜕庵,生于晋宁。他是一位豪放不羁、好音乐的人。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和仇远,以诗文著称。顺帝至正初年,他被召为国子助教,但不久后便退居田园。他的诗歌格调高雅,词尤婉丽风流。张翥在元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多被后人传颂。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禊饮湖亭上,临流自祓衣。闰留春事晚,风打酒船稀。”
  • 译文:在湖边的亭子里,我对着流水自己洗去衣物,春天的事务因为闰月而变得迟缓,风打乱了酒船中的酒气。
  1. 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
  •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在张翥退隐后的某一次聚会中所作,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生活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以及对友人相聚时刻的珍贵感受。诗中“禊饮”一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即人们在禊日这一天,聚集在湖边饮酒作乐,以此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健康。通过这一活动,诗人展现了自己与朋友间的亲密无间,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1. 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蛙子黑初出,桃花红欲飞”),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将个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美好景色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 语言风格:诗歌用词考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意义与影响
  •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友情的重视。
  • 影响: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中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此外,这首诗也被收录在中国古典文学教材中,成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料。

《上除日南山莲社期忏偕伯清昆季还饮南园》不仅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进一步丰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