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饮湖亭上,临流自祓衣。
闰留春事晚,风打酒船稀。
蛙子黑初出,桃花红欲飞。
早霞知有雨,沾洒送人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宴的诗歌。首句点明时间是上巳节(三月三日为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禊节”),地点在南园。次句写诗人与同辈人在湖亭饮酒赏景。三、四句写春日已晚,风大船稀,景色宜人而游兴未尽。五、六句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黑蛙子刚刚钻出水面,桃花就要开放了。七、八句写天边出现红霞,预卜将有雨来,暗示了宴会结束的时令。
这首诗以“禊饮湖亭上”开篇,交代了活动的时间与地点,点明了题目。然后,诗人带领同辈人在湖亭饮酒赏景。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湖亭的景物,而是通过酒、风、船等意象勾画出了一个宁静怡然的湖光春色图。“闰留春事晚,风打酒船稀。”闰月天气使春天过得较晚,春风也使酒船稀疏地停泊在水中。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湖亭周围的自然风光,而且写出了人们的心情。诗人在这里用一“留”一“打”,写出了春天的迟暮之态。“风打”二字更写出了春意阑珊之感。
第三句:“蛙子黑初出,桃花红欲飞。”这里诗人抓住了两种动物——蛙和桃,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蛙在初夏的时候开始鸣叫,而桃花则在初夏的时候即将盛开。诗人把这两种动物作为春去夏来的标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推移的自然变化。
第四句:“早霞知有雨,沾洒送人归。”这里的“早霞”指朝霞,它预示着天气将要转阴。“沾洒”即被淋湿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早霞预示天气的变化,同时也写出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全诗通过对湖亭周围春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人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