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甚南雷路,尝闻故老传。
墟通卖鱼碶,潮入种蚶田。
棂子浑成树,桃花不计年。
山中多佛寺,灯火肃芊芊。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
介绍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歌,由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简练著称,尤擅长写景咏物,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诗歌原文:
大雷山下春意浓,桃源深处梦魂通。
桃花笑映朝霞里,柳絮随风舞翠空。
碧水轻波摇画舫,青山隐隐隔云中。
人间仙境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 诗歌赏析:
首联“大雷山下春意浓,桃源深处梦魂通”,描绘了一幅大雷山下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花香四溢,仿佛将诗人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桃源世界。这里的“梦魂通”意味着诗人仿佛进入了梦中,感受到了桃花源中的宁静与和谐。
颔联“桃花笑映朝霞里,柳絮随风舞翠空”,进一步描述了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桃花在晨曦的照耀下更加艳丽动人,仿佛在微笑;而柳絮则在微风中飘荡,给大地增添了一份生动。这句诗既展现了桃花的娇艳,又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颈联“碧水轻波摇画舫,青山隐隐隔云中”,则转向描绘了山水间的美景。碧水轻轻荡漾,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而远处的青山隐约可见,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尾联“人间仙境何处觅?只在此山中”,则是诗人对桃花源的感慨与赞美。他问世间何处可以找到如此美丽的仙境呢?答案显然是在大雷山的桃花源里,因为那里才是真正的人间仙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歌。它通过对桃花盛开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