禖台

嫔御亲弓韣,祠禖有古台。
瑶池今寂寞,玄鸟自归来。
鼎再移支子,星俄坼上台。
兴亡关历数,祇遣后人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禖台》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禖台》:

  1. 作者介绍:张翥是元代的著名诗人,字仲举,号蜕庵。他的生平经历了从豪放不羁的青年时期到逐渐退隐的晚年历程。尽管在政治生涯中曾遭遇挫折,但他仍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浓厚兴趣,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诗作原文

  • 嫔御亲弓韣,祠禖有古台。
  • 瑶池今寂寞,玄鸟自归来。
  • 鼎再移支子,星俄坼上台。
  • 兴亡关历数,祇遣后人哀。
  1. 诗歌鉴赏
  • 《禖台》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诗中的“嫔御亲弓韣”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场景,而“祠禖有古台”则表达了对古老祭坛的怀念。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再现,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瑶池今寂寞,玄鸟自归来”两句,以瑶池和玄鸟为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鼎再移支子,星俄坼上台”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兴衰更替。
  • “兴亡关历数,祇遣后人哀”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代的同情和忧虑。
  1. 创作背景
  • 根据《禖台》的创作时间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张翥的晚年完成的。这个时期的他,可能更加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文化价值
  • 《禖台》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它为我们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1. 现代影响
  • 《禖台》虽然在现代并不广为人知,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仍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禖台》作为张翥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元代诗歌的风格特征,还可以深入体会到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