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尽浮云月在东,白蕉衫冷小庭空。
星河夜影樽罍里,城郭秋声鼓角中。
落叶有光时坠露,鸣蛩无响不含风。
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散尽浮云月在东,白蕉衫冷小庭空。
星河夜影樽罍里,城郭秋声鼓角中。
落叶有光时坠露,鸣蛩无响不含风。
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
《中秋广陵对月》是元代诗人张翥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欣赏以及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歌:
作者简介:张翥,字仲举,号蜕庵,元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者。他是晋宁人,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顺帝至正初年被召为国子助教,后来退隐在家,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他的诗作格调高雅,以婉丽风流著称,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歌原文:
散尽浮云月在东,白蕉衫冷小庭空。
星河夜影樽罍里,城郭秋声鼓角中。
落叶有光时坠露,鸣蛩无响不含风。 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
诗意解析:
《中秋广陵对月》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元朝诗歌的特色,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美丽。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