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宿通州杨原诚寓宅

禁城东下一川平,杳杳烟芜淡淡晴。
风滚暗尘羊角转,水披残冻鸭头生。
离居有酒春堪醉,小市无灯月自明。
还忆故园今夕赏,玉人花底共吹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朝诗人张翥《上元宿通州杨原诚寓宅》原文及赏析

在阅读张翥的《上元宿通州杨原诚寓宅》时,我们仿佛穿越到那个元代,亲眼目睹了作者在通州的住所内所见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生活环境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的艺术表达。

首句“禁城东下一川平,杳杳烟芜淡淡晴。”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图景。诗人站在通州的高处,俯瞰着远方的平原和远处朦胧的山影。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接下来“风滚暗尘羊角转,水披残冻鸭头生。”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微风拂过带来的尘土飞扬,如同羊角般旋转;河水因寒冷而结冰,鸭子游过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后四句“离居有酒春堪醉,小市无灯月自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虽然远离繁华的城市,但诗人依然能从中找到乐趣。春天的夜晚,没有灯光的市集显得格外宁静,月光洒满大地,使得夜晚的生活显得更加美好。这里的“自明”不仅仅是指月亮的光芒,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体会到了生活的简单和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通州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才能更好地欣赏生活的美好。

通过这首《上元宿通州杨原诚寓宅》,我们可以窥见元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以及文人的内心世界。张翥用他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