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东下一川平,杳杳烟芜淡淡晴。
风滚暗尘羊角转,水披残冻鸭头生。
离居有酒春堪醉,小市无灯月自明。
还忆故园今夕赏,玉人花底共吹笙。
【注释】
宿:过夜。通州(州郡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即今四川东部的崇庆县一带。杨原诚:人名。寓宅:寄居之所。上元:元宵节。
【赏析】
诗是一首七绝,首联写诗人夜宿通州杨原诚寓宅时所见的自然景色;颔联写寓居通州的所见所闻;颈联由景及情,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情;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
禁城东下一川平,杳杳烟芜淡淡晴。
风滚暗尘羊角转,水披残冻鸭头生。
离居有酒春堪醉,小市无灯月自明。
还忆故园今夕赏,玉人花底共吹笙。
【注释】
宿:过夜。通州(州郡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即今四川东部的崇庆县一带。杨原诚:人名。寓宅:寄居之所。上元:元宵节。
【赏析】
诗是一首七绝,首联写诗人夜宿通州杨原诚寓宅时所见的自然景色;颔联写寓居通州的所见所闻;颈联由景及情,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情;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
这首诗名为《落红》,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扫花游 落红” - 解释:“在春日里,我漫步于落英缤纷之地,感受着花瓣纷纷飘落的景象。” - 赏析:开头即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第二句:“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 - 解释:“春雨匆匆落下
诗句解读 玉儿睡醒后,头帕蒙面 - 这里的“玉儿”可能是指一位女子的名字或者代称,"睡醒后头帕蒙面"描绘了她醒来时的情景。 更娇柔,见郎羞 - “更娇柔”可能形容她醒来后的娇媚状态,而“见郎羞”则表现了她在看到某人时的羞涩感。 缟袂仙人,一笑艳明眸 - 这里用“缟袂仙人”形容她的服饰或气质,同时“一笑艳明眸”描述了她的笑容及其明亮的眼神。 粉瘦红憨春梦断,画阑畔,对西风 -
解析: - 第一句: “阖闾城外绿杨枝”指的是在吴国国王阖闾的城门外,长满了绿色的杨柳枝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感慨。 - 第二句: “一丝丝”可能意味着细长且脆弱的东西,这里可以理解为柳条。“比吟髭”则是将柳条比喻为胡须,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形象性。这句诗通过比较,展现了柳枝与胡须的相似之处。 - 第三句: “比似吟髭,不似少年时
【解析】 此词写一位女子对远行的情人的思念。上片起首三句写女子临镜梳妆,欲寄相思无一字;接下两句,以芳心重省来表现其内心的痛苦。“鬓亸云低,眉颦山远”是写她因愁思而消瘦,容颜憔悴,眉如远山,黛色如云。“去翼宜相映”则形容她的眉与鬓发相映,更增其愁思之苦。下片写她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娇波频送”三句写她频频地以眼波送情,好像水波一样,又好像秋水一样,把情人的身影都映在水里,使情人仿佛也在眼前了
【注释】 崔嵬:高耸的样子。轩:指华丽的车子。 已叱仆(pū)夫(lì):已经呵斥驾车的人。回辕:调转车头。 无端:无缘无故,没来由。 媒(méi)劳:媒人牵线搭桥。恩绝:恩情断绝。则然:如此。 还坐:回到座位上。我闲:自得其乐,不受拘束。 无知:没有知音。绝弦:指不再弹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有客有客在门”起兴
【注释】 梨园:原指唐玄宗时教习歌舞的官署,后来泛指歌舞院。 卿卿: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宝柱:古代乐器筝上的柱。 银甲:形容筝弦发出的音响像银甲一般铿锵。 可人处:美妙动人之处。 娇(qiāo)银甲:形容筝音婉转柔美。 宜与画看:好像可以放在画里观赏。 徽容妍丽:指歌伎容貌美丽。 莺思缠绵:形容歌声宛转动人。 多情:指对歌伎有情的人。曾相遇:曾经相逢。 归舟:指回家的船。字:指记下。
江城子·惜花 牡丹芍药冠池台。 缕金杯,锦云堆。 最恨颠风,横雨故相催。 国色天香虚过了,红片片,卧苍苔。 绿阴篱落暗香来。 野酴醾,刺玫瑰。 照眼遗芳,烂漫趁晴开。 纵使专春春有几,花到此,已堪哀。 注释: - 牡丹芍药冠池台:牡丹和芍药是古代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常用于点缀池塘和平台。冠在这里意味着装饰或衬托的意思,池台即池边和台榭。 - 缕金杯:用金线装饰的杯子,形容酒杯精美华丽。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进行理解分析。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如“黄”“将上场”“何乡”“暴尪”“青楼娼”“风日”等词的含义,以及诗人的情感倾向,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概括即可。 【答案】 农民们忙于上场收割。②田家忙,丈人荷担,儿牵妪衣妇挈囊,都为了能多得一些粮食。③汗流浃背
江城子·枕顶 【注释】 合欢花样满池娇。 - 形容花的形态美丽如合欢花,充满池塘。 用 心描。 - 用心细致地描绘。 数针挑。 - 用针线细心地缝制。 面面芙蕖,闲叶映兰苕。 - 荷花和莲叶相映成趣,莲叶上反射着兰花的样子。 刺到鸳鸯双比翼,应想像,为魂销。 - 将鸳鸯比作一对翅膀互相支撑的鸟,形象地描绘了鸳鸯相互依偎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灵魂上的共鸣。 巧盘金缕缀倡条。 -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夜景图。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和赏析: 1. 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节选) - 【诗句】: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 - 【译文】: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夜景的词作。 2. 仙去缑山,宴罢武夷,琼响吹彻。 - 【注释】:缑山,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是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武夷,即武夷山,位于福建,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 【赏析】
张翥《中秋广陵对月》原文: 散尽浮云月在东,白蕉衫冷小庭空。 星河夜影樽罍里,城郭秋声鼓角中。 落叶有光时坠露,鸣蛩无响不含风。 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 注释: - 散尽浮云月在东 - “散尽”形容月亮从乌云中显露出来,“浮云”表示天空中的云彩被月光所照亮,形成美丽的画面。“月在东”指的是月亮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象征着团圆和希望。 - 白蕉衫冷小庭空 -
【译文】 新秋月色圆又圆,远客楼中独自坐。 却看白发已惊心,相看聊与影栖迟。 神仙宫阙开三岛,牛女星河淡两旗。 不是吴刚频伐树,西风应长出轮枝。 注释: 1. 七月望: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 2. 新秋:新的秋季。 3. 月色初圆:指月亮圆满如镜。 4. 独坐:独自一人坐在这里。 5. 却数只惊身老大:回头看着自己年老的样子,不禁惊讶。 6. 相看聊与影栖迟:看着影子在月光下慢慢移动
注释 - 闰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即中元节。 - 白露节: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的9月7日到9月9日之间。 - 河汉云消溢素光:指银河中的云彩消失,月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 重开樽酒据绳床:重新打开酒杯,端坐在绳子床上(一种古代家具)。 - 嫦娥斟酒犹前夕: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仍在前一天(即中元节前夜)为人们斟酒。 - 老子婆娑且醉乡:形容自己像老子一样自在地饮酒
【注释】 丁亥:农历正月初一。 淰淰(huì yuè):寒风。 腊酒:用腊月的酒。拨醅:把麦曲搅成糊状,使酒熟。玉蚁:琥珀色的麦曲,这里指美酒。金虫:灯花。 星环甲纪:指天象。甲纪:古代以干支记年,甲为天干第一,故称“甲纪”。惊身老:惊骇于衰老。雪解寅朝:即大年初一。雪,比喻瑞雪,寅为地支第二,卯为地支第三,寅卯相合,称为“雪解”。验岁丰:预示年景丰收。 还喜驿书催上路:指家中来信催促启程。驿书
这首诗是描述中秋之夜在崇真万寿宫游玩时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西风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绕石坛。 - 注释:秋天的风把月亮吹出了云层,月光照耀在松树和柏树上,仿佛它们都流动着光彩,围绕在石坛周围。 2. 上国山河天广大,仙家楼观夜高寒。 - 注释:中国的山河显得如此宽广,天空是如此的高远,而仙家的楼阁在夜晚显得如此的高大而寒冷。 3. 似闻玉杵鸣玄兔,疑有瑶笙下翠鸾。 -
四月的早晨,雨中春景别有一番风味。苦笋樱桃相继而来,雨后官树更加葱绿连街。白缨蚯蚓在幽草中歌唱,赤帻蚍蜉在古槐穴中挖洞。短发如星愁绪有效,幻身如电事无涯。人间恩怨何须论,团扇清风又入怀。 注释: 苦笋:竹笋。 樱桃:樱桃树。 次第:依次、按序。 雨馀:雨后的余晖。 官树:官署里的树木。 白缨:白色带子或头饰,此处指蚯蚓头上的白色环圈。 红巾:红色头巾。 蚍蜉:蚂蚁的一种。 团扇:圆形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