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存师游方

故人去作远游僧,千里关河付脚縢。
坏衲秋缝慈母线,空山夜别祖师灯。
王城乞食应持钵,岳寺栖禅暂挂藤。
何日诸方参叩遍,一庵归老白云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道存师游方》是元代诗人张翥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远行游方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生活的期望。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翥(1276-1348),字仲举,号蜕岩、蜕庵,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元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兼国子祭酒。他的词风婉丽风流,宗南宋,有元词之不亡者,赖有仲举耳。著有《蜕庵集》、《蜕庵词》等作品。
  2. 诗歌原文:故人去作远游僧,千里关河付脚縢。坏衲秋缝慈母线,空山夜别祖师灯。王城乞食应持钵,岳寺栖禅暂挂藤。何日诸方参叩遍,一庵归老白云层。
  3. 诗歌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不舍和牵挂。诗人用“千里关河”来形象描绘友人即将离开的距离感,“坏衲秋缝慈母线”则暗示了友人在旅途中可能面临的艰辛与不易。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希望友人能在旅途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最终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修行之地。

《送道存师游方》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祝愿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才情与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