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仙人白玉笙,飞琼有谱学初成。
碧桃半向露中落,采凤忽来云际鸣。
瑟响洞庭空写恨,磬浮瀛海不传声。
何如吹上扁舟去,秋满西湖月正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曾听仙人白玉笙,飞琼有谱学初成。
碧桃半向露中落,采凤忽来云际鸣。
瑟响洞庭空写恨,磬浮瀛海不传声。
何如吹上扁舟去,秋满西湖月正明。
《玉笙为陆国瑞赋》是元代张翥的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音乐画卷。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品背景:《玉笙为陆国瑞赋》创作于元朝时期。这首诗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中文人骚客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与推崇。
主题内容:诗歌开篇“曾听仙人白玉笙”,通过想象陆国瑞或许曾有幸聆听仙人美妙的音乐,暗示其音乐造诣非凡。接着“飞琼有谱学初成”描绘了陆国瑞在音乐上的高超技艺,如同仙女飞琼一般。
意象特点: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色彩,如“碧桃半向露中落,采凤忽来云际鸣”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
艺术特色: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景象和神话传说的运用,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艺术世界。
文化价值:作为一首描写音乐与仙界的古诗,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念,也体现了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和文化品味的生活方式。
《玉笙为陆国瑞赋》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作,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高雅艺术的崇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