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前后压瀛河,万里风云入荡摩。
晋帅先宜谋郤縠,赵人终欲用廉颇。
枚衔突骑宵传令,鼓发辕门晓拥戈。
共待将军白羽扇,归来幕府上功多。
寄副枢董抟霄孟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副枢董抟霄孟起》是一首描写战争场景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抗金战事的忧虑和对将领的期待。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将领的英勇。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面。“王师前后压瀛河,万里风云入荡摩”,这里用“瀛河”暗指黄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王师即朝廷的军队,诗人通过对黄河的描述,暗示了军队的气势如虹,如同黄河一般汹涌澎湃。接下来“晋帅先宜谋郤縠,赵人终欲用廉颇”,则具体到战争中的军事指挥和策略,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郤縠和廉颇,表达了对将领才能的期待。
诗歌中还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枚衔突骑宵传令,鼓发辕门晓拥戈”,这里的“枚衔”可能象征着军令传达迅速而准确;“鼓发”意味着战斗的开始。“共待将军白羽扇,归来幕府上功多”,这里将将军比作能够掌握全局的智者,期望他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如“圣主中兴大业难,元戎报国寸心丹”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渴望和对将领忠心的赞美。而“军中诸将惊韩信,天下苍生望谢安”,则通过对历史人物韩信和谢安的比喻,表达了对将领忠诚与智慧的期望。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英雄的敬仰。
张翥的《寄副枢董抟霄孟起》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意象、深刻的历史典故以及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勇将领的由衷赞美。这首作品不仅是了解元代文学的重要窗口,也是研究古代战争史和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