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成居竹隐居

青袍朝士困京华,此老萧闲竹满家。
山压穷愁诗强项,海枯渴肺酒槎牙。
商岩未采芝如草,彭泽将归菊有花。
孤负江头理渔事,短篷春雨梦沤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成居竹隐居》是元朝张翥的作品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是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张翥在少年时期四处游荡,后来随李存学习,并勤奋努力,逐步在诗文上取得显著成就。他的诗歌才华得到广泛认可,并在文坛崭露头角。张翥的文学创作不仅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还与其生活背景密切相关。他早年因父亲调官杭州而有机会随仇远学习,这段学习经历对他的文学造诣产生了重要影响。张翥在扬州期间的生活体验也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如“商岩未采芝如草”和“彭泽将归菊有花”,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张翥的文学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诗歌上,他还在散文和辞赋方面有所建树。《寄成居竹隐居》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首佳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青袍朝士困京华,此老萧闲竹满家”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张翥的《寄成居竹隐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取向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学、社会风貌及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翥的文学创作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