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闹蛾

雾翅烟须,向云窗斗巧,宫罗轻剪。翩翩鬓影,侧映宝钗双燕。银丝蜡蒂,弄春色、一枝娇颤。谁网得、金玉飞钱,结成翠羞红怨。
灯街上元又见。闹春风簇定,冠儿争转。偷香傅粉,尚忆去年人面。妆楼误约,定何处、为花留恋。应化作、晓梦寻郎,采芳径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枝春·闹蛾》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绘了元宵节灯市上,人们争相购买闹蛾头饰的情景,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氛围。以下是对《一枝春·闹蛾》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翥(约1296年—1370年),字子升,号云庄,河南洛阳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尤其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1. 词牌名与格式
  • 词牌名“一枝春”是一种古典的词牌,通常用于表达春天的景象和情感。这首词以“一枝春”为题,可能寓意着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 词的基本形式为三句四言,每句七字或九字,共八句,每句平仄相对。这种结构使得词的节奏感强烈,情感表达细腻而丰富。
  1. 词作内容解析
  • 雾翅烟须:形容闹蛾的翅膀轻薄如烟雾,色彩斑斓,如同雾气中的花朵一般。
  • 向云窗斗巧,宫罗轻剪:形容制作闹蛾时,工匠们精心裁剪,使其形态各异,犹如在云窗上展示巧妙的手艺。
  • 翩翩鬓影,侧映宝钗双燕:形容闹蛾装饰在女性发髻上,随风摇曳,仿佛宝钗上的双燕在翩翩起舞。
  • 银丝蜡蒂,弄春色、一枝娇颤:形容闹蛾的颜色鲜艳,如同银色的丝带和蜡制的花蕊,给人一种春天般的生机和娇嫩感。
  • 谁网得、金玉飞钱,结成翠羞红怨:形容人们在元宵节购买闹蛾头饰的场景,象征着富贵和喜庆。
  • 灯街上元又见:元宵节再次到来,街头巷尾都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张翥的词作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词中不仅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文化内涵: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一枝春·闹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文化风貌。
  1. 艺术影响及评价
  • 该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是研究元代文学和元宵节文化的珍贵资料。
  • 张翥的这首词在后世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元曲中的佳作之一。

张翥的《一枝春·闹蛾》不仅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热闹景象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展现元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的画卷。通过对词中内容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元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