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注释】 一枝春:作者自题。一枝春,词牌名。 滕王阁娄妃墓:唐代诗人李白曾游滕王阁,并作诗《滕王阁序》。 因过谢尚宅:谢尚,字叔源,晋时人,是“竹林七贤”之一。 澹台将军石像:澹台子羽,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廉洁著称于当时。《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子羽为官清廉,死后人们把他的石像埋藏在孔子墓旁,以示不忘其廉洁。 旧迹重荒:指滕王阁已废,但当年繁华景象依稀可辨。 剩残垒
一枝春 舟次贻流求笔、筠管、芦管各一,同槎客赋之。 海外青羊也中书,偶被星槎携到。 明窗脱帽,掐破麻姑纤爪。 黄芦墨竹,惯斜镂、一枝花袅。 持比似、诸葛宣城,样变枣心翻巧。 遥怜水云孤岛。 想银光砑纸,留题多少。 小扇香奁,爱染夕阳芳草。 层波万里,付吴下阿侬谁料。 端可惜,老去章台,画眉懒了。 【注释】 ①贻:赠送。 ②青羊:指星槎。 ③中书:指翰林院。 ④麻姑:指仙女麻姑
【注释】 一枝春 :即《春词》。梅花。 竹外横斜,一枝春、最近晓寒窗户。 翠禽软语,唤起石阑题句。 东风旧日,曾飞上、那人眉妩。 几闲却、剪彩心情,见到小园深处。 前村酒旗低舞。 试闲携画榼,重修箫谱。 梨云浅驻。 未信梦魂无据。 玉鳞残月,衬香雪、马蹄归路。 乘余兴、更上吴船,虎山桥去。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全词以梅花为媒介,抒发了作者的思情。词人通过梅花的形象
【赏析】:此为咏月之作。首句写春风暖人,东风微起,蕙草飘香。二句写春风送来的细雨,像酥油一样润滑。三、四句写湘妃竹,过了春天,又是霏香雾。五、六句写琳宫磬声,正传自金箓玉晨宵御之处。七、八句写道士们正在道场设坛,瑶草琪花,近覆醮坛鹓鹭,似有神仙降临。九、十句写月光如水,笑声胜于灯明箫鼓。十一、十二句写玉阶碧瓦,渐至琼宇,凉蟾借取窗中夜珠来处。十五、十六句写银烛风帘,细商词句,与月光相映。
【注释】:榆叶梅:一种植物名,即榆荚。桃同根:比喻桃花与杏花是同根生。桃先华:指桃花先于榆叶梅花开放。 邀:邀请。阶青:台阶前的青色石阶。 染:染成。渲:渲染,染色。东风:春风。点缀:修饰、装饰。 元都:古县名,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乞与:请人给予。 崔郎:唐代文人崔颢,字天骥,官至监察御史等职,后迁汴州刺史。因事谪居河南,有《黄鹤楼》诗流传。 料理:安排。晓妆:早晨的梳妆打扮。 依然:仍旧,依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一枝春”的意思是:一枝春色满枝头。 译文:蜜酿的酒,像蜂儿粘着冻得硬了的翅膀似的,带着花瓣团成一团。 萦珠缀锦,细意曾烦纤手。 相思暗织,只合贮、玲珑红豆。 更记得、风满流苏,帐额翠波微皱。 天寒玉人来否。 寄春情一掬,教伊消受。 丸书未剪,脉脉为谁缄口。 何时梦尾,伴鸳枕、发香浓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并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 【注释】 ①一枝春:即《春词》。②剪春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③天孙:织女星名。④翁郎:指诗人自己。⑤飏绣绒残碧:形容女子的鬓发被游丝缠绕的样子。⑥吴云:指吴地的云。⑦一搦:女子腰肢纤细的样子
【赏析】: 此词上片写春日寻醉,下片写宴席上的佳肴美食。全词写景抒情,意境清新,形象生动,用笔细腻,是一首咏物词。 “一枝春”三句,点明季节。春天到来,冰雪消融。村中人家的帘子迎风飘动,好像有客人到访。 过片两句,描写了酒香四溢的盛况。酒杯被冻得结冰,指村的酒帘也迎客而开。酒香扑鼻而来,让人无法认清楚那是麦收时节的味道。 “鹅脂”五句,描绘美食。食物像鹅的脂粉一样白润,又像蝉翼一样透明。吃一口
一枝春 张鸣岐手炉 细撷昆吾,爱圆方、范出龙鳞凫脰。 摩挲款识,底印绿花微锈。 香泥拨麝,许春信、寄梅边否。 浑不料、帘外寒深,未过雪时三九。 铜仙那年化去,望鸳湖一角,张山如旧。 遗来雅制,熨暖几人怀袖。 龚壶茗冻,慢吟罢、借渠爇透。 撩昨梦、绮阁回灯,牡丹鞋瘦。 译文: 细细地挑选昆吾,喜欢那圆形的、方形的、范儿的、龙一样的鳞片、凫一样的脖子。 抚摸着它的款识,底部是绿花微微的花纹。
【解析】 “一枝春”“自题出门一笑图”是题目,点出这是一首咏物词。“一枝春”三字暗寓词人心境。词中以春鸟的叫声唤起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又以春鸟的啼声暗示了自己心中的落寞与悲凉。“似听声声,唤人归”,这声音似乎在召唤着词人回归,却又让人感到无奈。“一路烟林啼鸟”写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也烘托出词人的愁苦心情。“江峰淡远,画出梦边清稿”两句,化用杜牧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