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诗句解释与赏析 一、【一枝春】 - 解析:此句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 注释:春天的象征。 二、【柳慵花困芳信将阑雨细风尖峭寒犹逼】 - 解析:描绘了春天里柳树懒洋洋地摇曳,花朵显得疲惫不堪,而天气转冷,雨水细腻,风尖峭寒冷的景象。 - 注释:描述了春天景色的变化。 三、【拈草窗韵寄】 - 解析: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注释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春天的画卷,诗人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梅花枝上积雪的景象,以及梅花与人的互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一枝春 人日,题“玉戏图”,同人取梅花枝上积雪印糕相饷遗夫子,戏作此图。 注释: 在春节期间,作者为这幅名为“玉戏图”的画作题写了诗句。 2. 乱积梅枝,压檐低、欲折琼花清玩。 注释: 梅枝杂乱堆积,仿佛要折断这洁白的花枝来欣赏其清新之美。 3. 东风乍起
【注释】 一枝春流求笔:一枝春,指毛笔。求笔,指写诗作文。 镂青花、持比枣心输巧:镂青,用青竹做笔筒或笔杆;比枣心,以枣核作笔尖。 虚尖最渺,一线爪痕分帽:“虚尖”,指笔尖的细长部分;“最渺”,形容极小;“爪痕”,指笔毛的刻划痕迹;“分帽”,即分开笔帽。 睛窗入手,念辛苦、张骞携到:睛窗指明亮的窗户;张骞,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使者,曾从大宛得到汗血宝马和葡萄种子带回汉朝;“携”是带来的意思。
【译文】 浅碧的栏杆,拂动着垂杨,几点朝来疏雨。春痕乍染,不是向时深处。笼烟低袅,倩谁替、个侬凄楚。有画阁双燕呢喃,似诉隔年离绪。 楼头漫垂帘幕。怕婵娟静夜归来无主。琼台试暖,镜里待添眉妩。天涯恁远,空回首断霞千缕。人瘦也、休报春归,预愁春去。 【注释】 一枝春:宋词中多用以指代春天。一枝:指柳条。 浅碧:淡青绿色,略带黄色的绿色。 拂垂杨:轻拂垂杨树。 朝来:早晨起来以后。 疏雨:稀疏的小雨。
【注释】: 一枝春·十二月六日偕姬人登隔山探梅。日暮刺船烟水中,鬓影衣香,画入明镜,白云翠黛,竹外窥人 1. 隔山:山名。 2. 簪(zā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3. 日暮:天色已晚。 4. 刺船:划着小船。 5. 鬓(bìn)影、衣香:指自己的容貌和香气。6. 画入明镜: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映在镜子里一样。7. 翠黛:指女子的眉毛。 8. 竹外窥人:在竹林外偷看人。9. 自倚长调
【诗句释义】:春在风诗牡丹前,第一珠丛香雨。 【译文】:春风中,牡丹花前,春意盎然;细雨滋润,珠光点点,如云如雾。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牡丹盛开,春雨滋润,珠光点点,如同云、雾一般。诗人以“春在风诗牡丹前”开篇,既点明了主题,又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接着,“第一珠丛香雨”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春”、“牡丹”、“香雨”,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译文】 一枝春色巧手捻,更匀排、翠朵者般工致。娇黄半吐,宛转撩人情思。天寒九九,费揎袖、玉纤拎起。莫错认、茉莉风凉,悄看水晶帘底。 和烟似挑鸦觜。想山中采药,麻姑来未。横陈怕嚼,别是绿华风味。红珠斗怅,待低挂、粉酥香腻。微照影、瘦烛光摇,蜡花灺矣。 【注释】 1. 一枝春:指《一剪梅》词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 2. 巧绾银丝:形容柳丝如丝带般柔软细长。 3. 翠朵者般工致
【注释】 一枝春:一作“芳枝”。梦远潇湘:梦魂飘荡到遥远的潇湘。潇湘:古地名,这里指湖南,泛指远方。半折帘波垂晓:一半被雨水打湿的窗帘在清晨下垂。半折:一半被雨水打湿。帘波:指挂在窗前的帘子。垂:垂下。晓:早晨。芳晨:美好的早晨。换了:变化。画里媚香人杳:画里的美女香气已散,人不知所踪。媚香:女子的香气。人杳:人不见了,踪迹不明。疏苔院宇:稀疏的青苔覆盖着庭院。疏:稀疏。苔院宇:庭院里的青苔
一枝春·彭刚直公红梅 【宋】周密 涤笔银河,祗娇孙、婉娈能令公喜。楼船倚晓,为貌朱霞天际。东风嫁杏,恍先兆、上林妍使。曾细把、儿女英雄,话向认春轩底。 而今老彭谁比。只真花不落,灵根还寄。秾华梦醒,笑仿砚云传婿,留香岁晚,最心折、雁峰樵子。凭借取、冰玉风流,证成画旨。 【译文】 用洗笔的河水来洗涤银河般的墨水,娇小可爱的孙女,她的美丽能让公爷感到高兴。楼船靠在早晨的天空中
【诗词】 一枝春·同吴竹屿赋招张古樵诸子 绿柳池塘暗,流莺啼散,一帘丝雨。东风如许。唤起旧游情绪。晴绵吹少,料难禁、好春归去。念故人、门掩梨花,静对冷香无语。 留连翠微深处。记梅边弄笛,满身花露。盈盈春水,为问采兰谁侣。芳期暗卜,想猿鹤、空山无主。试听取、香径啼红,又催杜宇。 【注释】 ①“一枝”三句:写春意已逝,故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②“绿柳”二句:写春景依旧,但人却已远去。 ③“东风”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