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爱清寒,问霜禽几日,梅花开了。携来翠袖,博得癯仙都笑。多情石帚,赋疏影、旧时词稿。应更把、罗绮围香,占尽寿阳春早。
重寻苇边兰棹。度歌云一缕,湖山青绕。琼妃玉立,媚我小红姿皎。松陵画里写烟水,鬓鬟双照。还唤起、花外凉蟾,玉龙夜悄。

【注释】:

一枝春·十二月六日偕姬人登隔山探梅。日暮刺船烟水中,鬓影衣香,画入明镜,白云翠黛,竹外窥人

  1. 隔山:山名。
  2. 簪(zā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3. 日暮:天色已晚。
  3. 刺船:划着小船。
  4. 鬓(bìn)影、衣香:指自己的容貌和香气。6. 画入明镜: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映在镜子里一样。7. 翠黛:指女子的眉毛。
  5. 竹外窥人:在竹林外偷看人。9. 自倚长调:自己倚着长笛吹奏。10. 琼箫:玉制的箫。
  6. 白石老人:指白居易。12. 松陵:地名,今属江苏无锡。13. 清寒:形容梅花的清香。14. 霜禽:指霜打的鸟儿。
  7. 携来翠袖:带着绿色的衣袖。16. 癯仙(qú xuān):瘦弱的仙人,借代词。
  8. 石帚:诗人自喻,说自己有如杜甫的诗才。18. 疏影:指梅花的影子。
  9. 旧时词稿:指过去的诗词。
  10. 罗绮(qǐ)围香:穿着华丽的衣裳,围住芳香。
  11. 寿阳:古地名,位于今山西省。
  12. 云一缕:指飘渺不定的云彩。23. 湖山青绕:山水环绕着湖泊。
  13. 琼妃:即杨贵妃,传说其为神仙所爱。
  14. 小红姿皎(jiǎo):形容女子皮肤白皙,身材苗条。26. 松陵画里写烟水:松陵是地名,今属江苏南京,这里比喻诗人笔下的江南景色如同画卷。
  15. 鬓鬟双照:形容女子的鬓发和头饰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6. 花外凉蟾(yuè qián):月光从花朵中洒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赏梅之作。全词以赏梅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美人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一枝春·十二月六日偕姬人登隔山探梅。”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为后面的赏梅活动做好了铺垫。“日暮刺船烟水中,鬓影衣香,画入明镜,白云翠黛,竹外窥人。”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夕阳西下,船只在烟雾缭绕的水中穿行,女子的身影和衣物的香气在明镜中倒映出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竹外窥人”,则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偷偷观察的情景。
    “自倚长调,教以琼箫度之。”接着,词人开始了自己的演奏,用玉制的箫吹奏出美妙的音乐。“不减白石老仙过松陵风致也”一句,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表明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通过音乐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同爱清寒,问霜禽几日,梅花开了。”这几句是对人物对话的描写,表达了大家对于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的心情。
    “携来翠袖,博得癯仙都笑。”这里的“癯仙”是指诗人自己,他带着绿色袖子的女子来到这个地方,希望能够博得大家的一笑。
    “多情石帚,赋疏影、旧时词稿。”这几句是对石帚的赞美,认为他的才华横溢,能够写出优美的诗歌。而“应更把、罗绮围香,占尽寿阳春早”则是说,他的作品将会占据整个春天的美好时光。
    “重寻苇边兰棹。度歌云一缕,湖山青绕。”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的场景,他坐在芦苇边的船上,听着歌声飘荡在空中,周围的风景如同画卷一般美丽。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