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闲却年年。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羡刘樊、双声度曲,傍玉台、写韵倚香肩。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

诗句释义:

  1. 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
    注释:记下蘋边的雨谈,和新的词作,分别放在小银笺上。刚好用兰膏和半剪的乌丝来模仿金荃体。比得上黄河的歌声,在拍子的伴奏下,如同婵娟一样动听。一夜之间,我在红色的楼台上,看着花儿笑对着我。
  2.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闲却年年。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羡刘樊、双声度曲,傍玉台、写韵倚香肩。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
    注释:为什么疲倦的游词客,如此地载酒江湖?白白地让年年过去。回忆曾经的快乐,就像梦中一般,心中一直住在白鸥边。羡慕刘樊、双声度曲,在玉台旁,一边写韵,一边倚着香肩。但不知道我抱着囊琴,望着凄清,没有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词,词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或七音节,有固定的平仄格律。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在一场宴会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词的第一句“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通过描述苹边的对话和新的诗词创作,展现了作者在宴会中的创作状态。这里的“新词”指的是作者创作的诗词,而“小银笺”则是一种用于书写的纸张。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中的忙碌和专注,以及与友人之间的交流。
    词的第二句“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继续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中的活动。这里提到了“兰膏”,一种香料,可能是用来书写的工具;“乌丝”,一种黑色细长的笔线,用来书写诗词;“减字调”是一种古代的诗歌格律,即在诗词中删去某些字以达到某种效果。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中的创作过程,他模仿古代的金荃体创作诗词,并使用了特殊的格律。
    词的第三句“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中的热闹场景。这里提到了“黄河”,一种象征盛大场面的河流;“婵娟”则是指月亮,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中看到的景象,仿佛是在观看一场盛大的表演,其中的人物都是美丽的女子。
    词的第四句“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上的欢乐时光。这里提到了“红楼”,可能是一座华丽的建筑;“花笑”则是指宴会中的花朵盛开,它们似乎也在欣赏这个欢乐的时刻。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中的愉快心情,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
    词的第五句“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闲却年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孤独。这里提到了“倦游词客”,指那些厌倦了游历的人;“甚江湖载酒”表示那些喜欢游历的人;“闲却年年”则是说这些游历的人已经把时间浪费掉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对宴会中的所见所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