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痕消雨,柳影吹云,满湖铺上花气。
唤出佳人,荡三十六湾凉翠。
镜里烟鬟,风前罗袖,画来明媚。
认珠奁倒浸,第七阑桥,千重碧成寒水。
笑他客与香迷,任鸳鸯偷眼,兰棹同倚。
桃叶桃根,问得似、洛妃游戏。
怕花外、绿衣低唤,便认船名作芳字。
好剪横波,绿阴归去,折菩桃清醉。
梦横塘·兰珸琦女史邀泛帖尔园之新湖,有瑞典女郎威丽默打桨。
【注释】兰珸琦:即兰瑛,清代女诗人,字子瑜,江苏无锡人。珸琦与友人相约游览西湖,并邀请瑞典姑娘威丽默一同泛舟。
译文:请来瑞典姑娘威丽默与我一同泛舟,欣赏西湖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好友的陪伴下游览西湖,欣赏美景的情景。
【注释】四月六日:指阴历四月初六,即清明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六。
【译文】正值春雨初晴,湖面波光粼粼,如半截剪裁过的彩绸。
赏析:诗中描绘了西湖春雨过后的美丽景色,湖水碧绿如玉,波光粼粼,如同被剪裁过的彩绸般美丽。
【注释】铁桥环曲,间备罨画:指的是钱塘江上著名的风景名胜——断桥、玉带桥等桥梁,它们环绕曲折,宛如一条条蜿蜒的锦缎。罨画,是古代绘画的一种技法,即以淡墨勾勒出山水轮廓,再以色彩填实,使之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这里形容这些桥梁的美景。
译文:铁桥环绕曲折,点缀着五彩斑斓的罨画,令人流连忘返。
赏析:诗人通过对断桥等桥梁的描写,展现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图中佳瞩:指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这是西湖十景中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绿衣姒:指宋代美女苏轼的妻子王弗,她曾在杭州西湖畔赏景时写下“绿衣居士”一词,后来人们便将这位美女称为绿衣居士。
译文:船名绿衣姒,也就是那位美丽的女子。
赏析:诗人通过提及绿衣姒这一名字,表达了对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古代美女王弗的怀念之情。
【注释】草痕消雨,柳影吹云,满湖铺上花气。
译文:雨水消退,草木生长,整个湖面上弥漫着花香气息。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西湖春雨之后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西湖春雨后的清新、宁静和美好。
【注释】唤出佳人,荡三十六湾凉翠:指诗人邀请了瑞典姑娘威丽默一同泛舟,享受清凉的湖水和美丽的风景。
译文:唤醒美人,泛舟三十六弯的湖岸之间,感受凉爽的翠绿。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与瑞典姑娘威丽默一起泛舟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深厚的情谊。
【注释】镜里烟鬟,风前罗袖:意指镜子中的美人,以及风吹拂着她的罗袖。
译文:映照在镜中的美人,风轻拂着她的罗袖。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美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注释】画来明媚:意指画出来的美人更加明媚动人。
译文:画出来的美人更加明媚动人,令人陶醉。
赏析:诗人通过对美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注释】认珠奁倒浸,第七阑桥,千重碧成寒水:指诗人看到美丽的景致,心生感慨,仿佛看到了一幅精美的画面,其中第七个栏杆处倒映出的碧绿水面让人感到寒冷刺骨。
译文:看见那第七个栏杆处倒映出的碧绿水面让人感到寒冷刺骨。
赏析:诗人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注释】笑他客与香迷:意指嘲笑那些沉醉于美景之中的人们。
译文:嘲笑那些沉醉于美景之中的人们被花香迷住了双眼。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了他对美景的独特见解和独到眼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游客们不自觉地沉溺于美景之中的行为的讽刺和批评。
【注释】任鸳鸯偷眼:意指任由鸳鸯偷偷瞥见彼此的眼神或动作。
译文:任由鸳鸯偷偷瞥见彼此的眼神或动作,仿佛在窃窃私语。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鸳鸯的动作,表达了对情侣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美好祝愿。
【注释】问得似洛妃游戏:意指询问是否像唐代贵妃杨贵妃一样嬉戏游玩。
译文:问是否像唐朝的杨贵妃一样嬉戏游玩?
赏析: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杨贵妃的好奇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注释】桃叶桃根:指传说中的两位美女,她们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译文:问得似桃叶桃根,她们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赏析: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两位美女故事的关注和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注释】怕花外、绿衣低唤,便认船名作芳字:意思是担心荷花之外有人呼唤,便把船命名为“绿衣”,寓意着美好的生活。
译文:生怕荷花之外有人呼唤,便把船命名为“绿衣”。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珍惜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