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山、阅人多少,千秋谁占诗屋。凤凰台冷余荒草,只有骚坛高筑。山十幅。看出岫云根,暝压帽檐绿。先生睡足。又吟对黄花,闲搔白发,瓮酒正初熟。
珊洲上,许我题襟句续。叩门来认乔木。终南捷径徒供笑,底似归来盘谷。青簇簇。指一角罗浮,画入屏风曲。猿催鹤促。约村补梅花,洞骑蝴蝶,相与策筇竹。

摸鱼儿·罗秋浦明经丈属题云根老屋图,时约游罗浮

【注释】:
罗秋浦:地名,今属江西省。
明经:科举时代指通过乡试后,再经过会试,取得进士资格的人。此处指作者的朋友罗秋浦。
丈:对别人的尊称。
云根:即云雾缭绕的山崖,也泛指山峰。
“山十幅”:指《山海经》中记载的有十大山脉,此指罗秋浦所居之山。
出岫:山峰高耸入云,形容山峰秀丽挺拔。
暝:天黑。
瓮酒:陶制的酒坛。
珊洲上:地名,今属广东省。
许我:允许我。
“叩门来认乔木”:敲门来访,以表示对朋友的尊敬。
终南捷径:指仕途上的捷径。
盘谷:地名,今属陕西省。
青簇簇:草木茂盛的样子。
罗浮:地名,今属广东省。
猿催鹤促:比喻催促人赶快行动的意思。
村补梅花:在乡村中补充种植梅花,以增添景色之美。
洞骑蝴蝶:在山洞里捕捉蝴蝶,以增加情趣。
策筇竹:用筇竹制作手杖,步行轻松愉快。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通过对罗秋浦老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摸鱼儿·罗秋浦明经丈属题云根老屋图,时约游罗浮”,直接点明了作品的主题——咏物。这里的云根老屋是指作者好友罗秋浦所居住的地方,而时约游罗浮则是两人约定一起去游览那片美丽的山林。这种描述方式既简洁又富有诗意,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问青山、阅人多少,千秋谁占诗屋?凤凰台冷余荒草,只有骚坛高筑。山十幅。看出岫云根,暝压帽檐绿。”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描绘老屋周围的环境。这里的青山代表着永恒的岁月,而骚坛则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地方。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屋周围环境的宁静与优美,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词句“先生睡足。又吟对黄花,闲搔白发,瓮酒正初熟。”转入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在这里悠闲地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一边吟诗一边对着盛开的菊花,一边搔着自己的白发,一边品尝着刚酿造好的酒。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也传达出了他内心的闲适与自在。

接下来的几句“珊洲上,许我题襟句续。叩门来认乔木。终南捷径徒供笑,底似归来盘谷。青簇簇。指一角罗浮,画入屏风曲。猿催鹤促。约村补梅花,洞骑蝴蝶,相与策筇竹。”则进一步展开了对景物的描绘。这里涉及到了多个场景,如登山赏景、饮酒吟诗等。同时,词句之间还穿插着一些典故和比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约村补梅花,洞骑蝴蝶,相与策筇竹。”则是整首词的结尾部分。在这里,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乡村中补充种植梅花、捕捉蝴蝶等有趣的活动,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之情深厚且真挚。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通过对罗秋浦老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景物,传递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自在;最后通过结语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咏物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