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阿不秘神功迹。连理同珍惜。玉符金简渺难寻。犹认随刊辛苦八年心。
幔亭张乐群仙聚。记踏鳌梁背。涂山神女不曾知。飞落人间多恐种相思。
虞美人 · 虹桥仙馆观武彝
虹桥木,从兄伯澄郎中属题
岩阿不秘神功迹。连理同珍惜。玉符金简渺难寻。犹认随刊辛苦八年心。
幔亭张乐群仙聚。记踏鳌梁背。涂山神女不曾知。飞落人间多恐种相思。
【注释】
虹桥:指桥名。
伯澄:即李伯澄,作者的堂弟。
岩阿:山岩。
秘:隐瞒,保守。
连理枝:两棵树的树枝连在一起,比喻恩爱的夫妻或恩情相投的人。
玉符金简:古代帝王用以颁赏有功之人的令牌和书札。玉符,用玉制成的符节;金简,用黄金制作的简牍。
渺难寻:难以寻找。
随刊:随着书籍的流传。
刊:刻,印。
辛苦:辛勤努力。
幔亭:指宫殿的帷帐,借指皇帝。
张乐:奏乐。
群仙聚:众神仙聚会。
鳌梁:神话中的桥梁,形似龙,故称龙桥、鳌桥等。
涂山神女:《山海经》卷四《中山经》:“有涂山氏之国,夏启以为妻。生十日。”后以“涂山”为美女代称。
种相思:比喻男女相爱而不得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在虹桥仙馆中观赏武彝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武彝的特点,表达了对从兄及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点题,表明了武彝是虹桥仙馆中的一件珍贵物品,因此不加以隐瞒,并把它与“连理”相提并论,说明它们同样值得珍惜。这里的“连理”,既指连理枝,也借喻夫妻恩爱。
次句承接前句,进一步强调武彝的价值,并抒发了对它的喜爱之情。诗人之所以这样珍视这两件东西,是因为它们是“玉符金简”。玉符,用玉制成的符节;金简,用黄金制作的简牍。这些都是皇家赐予功臣的赏赐。所以,武彝作为皇家之物,自然是十分珍贵的。
第三句承上启下,由赞美武彝过渡到对武彝主人的怀念之情。诗人说,自己虽然能够见到这两件珍贵的东西,但却无缘一睹武彝主人的风采。这里既有遗憾之感,也有羡慕之意。
第四句紧承上文,再次提到武彝主人,表达了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人在想象武彝主人的风采时,联想到了传说中的“涂山”神女。涂山神女,传说中尧帝的女儿,嫁给舜帝之后,舜帝为了纪念她,就封她为河伯之神。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进一步发挥想象,认为武彝的主人可能就是那位被舜帝封为河伯的神女所化。这种浪漫的想象,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厚。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结尾处。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典故和联想,表达了对从兄及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首先提到了“幔亭张乐”,这是汉武帝刘彻的庙号,汉武帝曾于元鼎年间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示对神灵的尊崇。诗人在这里以“群仙聚”来比喻从兄及其友人的到来,暗示着他们应该也会像汉武帝那样受到人们的尊敬。其次,诗人又提到“涂山神女”,并说它并不知道自己会降临到人间,这既是对从兄及其友人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自己思念之情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