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柳絮

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
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惆怅此情何处写。黄昏淡月疏帘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是清代词人周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从柳絮着笔,摹画其万转千回、低飞无定的情态,下片宕开一笔,写颓垣病树,似与上片柳絮无涉,但实则都统合于惜春的伤感意绪之下,而更为凄婉。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创作于清朝时期,周济作为清代常州派词人,其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情感真挚而细腻。在词中,周济通过描绘柳絮的飘零和春天的结束,寄托了他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1. 诗词原文
  • 芳树年年春色熳。飞絮粘空,总被东风唤。金茧玉蛾寒食半。永丰坊里天涯畔。香灺银篝兰烬散。雁柱生尘,侧耳鹍弦断。一缕情丝千种乱。并州快剪裁难判。
  1. 诗词赏析
  • 柳絮年年三月暮,此词上片从柳絮着笔,摹画其万转千回、低飞无定的情态。下片则宕开一笔,写颓垣病树,似乎与上片柳絮无涉,但实际上都统合于惜春的伤感意绪之下,显得更为凄婉哀伤。全词通过对柳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哀思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周济的《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不仅是一首表达季节更迭和自然美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韵味的作品。通过对柳絮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周济传达了他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