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
眉月画应慵,瘦臞□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疏影下银床。
小重山 · 秋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重山·秋思》是一首表达秋天孤寂与忧愁的古风词。这首词由王子亮于2010年创作,是其代表作之一,延续了其独特的古文体风格,通过上阕的写景下阕的抒情,深刻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和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受。
《小重山·秋思》以“秋”为主题,将秋天的萧瑟、凋零与人的孤独感巧妙结合。上阕主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梧叶落尽、秋入瑶台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氛围。下阕则抒发了作者对这种季节变换带来的内心感受,通过“怨容光”、“寒染翠绡裳”等词汇,传达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情绪。
在结构上,《小重山·秋思》采用传统词的结构,通常为上下阕各四句,共八句,遵循了古典诗歌的格律要求。上阕描写自然景观,而下阕抒发人的情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骚客对自然之美的独到理解和感悟。
《小重山·秋思》不仅是一首表达秋天孤独与忧愁的诗词,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体现。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敏感细腻的感受力以及他们将这些感受融入文学创作中的高超技艺。通过这样的作品,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小重山·秋思》作为一首典型的古风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也能够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及其表达方式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