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翠香楼

危楼独上几咨嗟,望眼何由见翠华。
一水空流残月去,万山枉被乱云遮。
士夫不运中原甓,将帅谁鸣半夜笳。
衰草寒烟凝睇望,何人犹唱后庭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翠香楼》是元代张智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张智甫,字仲实,号东山,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多采用七言律体,以表达对时政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危楼独上几咨嗟,望眼何由见翠华。
    一水空流残月去,万山枉被乱云遮。
    士夫不运中原甓,将帅谁鸣半夜笳。
    衰草寒烟凝睇望,何人犹唱后庭花。

  2. 诗意解析

  • 危楼独上几咨嗟:描述了诗人登上高楼独自发愁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 望眼何由见翠华:表达了诗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的愿望,感到前途渺茫。
  • 一水空流残月去:用“一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残月”暗示着希望的破灭。
  • 万山枉被乱云遮: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混乱,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无力感。
  • 士夫不运中原甓:表达了士人不能为国家出力,只能感叹现实的无奈。
  • 将帅谁鸣半夜笳: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悲哀,以及将领们无法为国效力的遗憾。
  • 衰草寒烟凝睇望:描绘了诗人在荒凉的景象中凝望着远方,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孤独。
  • 何人犹唱后庭花:可能是借用了陈后主(陈叔宝)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题翠香楼》不仅是元代文人张智甫情感与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遗产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