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潘妃曲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厮爱早团圆。
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调·潘妃曲》是元代商挺创作的一首散曲。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欲饮先浇奠。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欲饮先浇奠”开头,巧妙地引入了酒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抒情铺垫了情感基调。诗人在饮酒之际,忽然想到心事,转而以酒浇地,祈求神明保佑天下有情人皆能团圆,反映了他对于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慨。
  • 诗中“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满爱情的向往。而“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则透露出诗人渴望与所爱之人频繁相见的愿望,体现了其对情感交流的重视。
  1. 创作背景
  • 商挺(1209—1288),字孟卿,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作为元代的散曲家,商挺的创作涉及多种文体,包括诗词、散曲等。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主题思想
  • 此曲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样,都表达了一种借酒浇愁的情感。但商挺在此曲中的表达方式更加含蓄,通过祭祀祖先或求神时将酒浇在地上来寄托自己的心愿,展现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手法。
  1. 文化影响
  • 商挺的这一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双调·潘妃曲》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元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商挺作为元散曲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双调·潘妃曲》不仅在内容上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还在形式上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