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示二侄女

连宵骨肉梦相牵,二女洪都有信传。
闻说长成浑屋喜,寄来针线得人怜。
阿婆近日身差健,老婶经年病未痊。
尔叔治兵淮水上,使回怀抱觉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柬示二侄女》是元末明初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张昱曾历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等职,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迁,这些变化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2. 原文:连宵骨肉梦相牵,二女洪都有信传。闻说长成浑屋喜,寄来针线得人怜。阿婆近日身差健,老婶经年病未痊。尔叔治兵淮水上,使回怀抱觉凄然。

  3. 赏析:《柬示二侄女》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侄女们深深的关爱。诗中“连宵骨肉梦相牵”,形象地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二女洪都有信传”则展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牵挂。诗的最后一句“尔叔治兵淮水上,使回怀抱觉凄然”更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以及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4. 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明初这个动荡的时代,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张昱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感慨。

  5.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张昱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此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达。

《柬示二侄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家庭画卷,它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感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