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山堂旧基,见杏花

饮赐黄封未几时,丹青池馆尽荒基。
何人富贵可长在,自古衰荣更共之。
乐事恰如春梦觉,狂情惟有杏花知。
醉翁莫说当时醉,团扇题诗忘与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湖山堂旧基,见杏花》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张昱的生平经历复杂多变,他曾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年归隐西湖,生活颇为凄凉。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通过描绘湖山堂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富贵不能长久的深刻认识。

  2. 诗歌原文:《过湖山堂旧基,见杏花》的原文如下:饮赐黄封未几时,丹青池馆尽荒基。何人富贵可长在,自古衰荣更共之。乐事恰如春梦觉,狂情惟有杏花知。醉翁莫说当时醉,团扇题诗忘与谁。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湖山堂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景象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富贵不能长久的感慨。同时,诗中的“乐事恰如春梦觉,狂情惟有杏花知”等句子,更是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过湖山堂旧基,见杏花》不仅是张昱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中国古代诗词艺术魅力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脉络和情感走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