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古禅上人房

一染昙花百念空,净香吹遍古禅风。
钩帘燕雨时时过,洗钵鱼波处处通。
鸡有佛缘曾听法,桧因宝界渐成龙。
三生谁识苏居士,惟是盐官北寺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古禅上人房》是元末明初的文人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古禅上人房舍和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赞美。

诗歌的首联“一染昙花百念空,净香吹遍古禅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在这里,“昙花”象征着短暂而美丽的生命,而“百念空”则表明了超越世俗杂念的境界。同时,“净香吹遍”暗示着佛性的芬芳无处不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钩帘燕雨时时过,洗钵鱼波处处通”进一步展现了禅居生活的和谐与宁静。燕子在帘钩间穿梭飞翔,雨滴打在窗棂,鱼儿在水中畅游,这些自然景象被描述得细腻动人,让人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

颈联“鸡有佛缘曾听法,桧因宝界渐成龙”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化了对禅意的体验。这里的“鸡有佛缘”意味着每一只鸡都有聆听佛法的机缘,而“桧因宝界渐成龙”则是指松树因宝地而生辉。这两句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禅宗修行的意象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之中。

尾联“三生谁识苏居士,惟是盐官北寺钟”以提问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深深向往。这里的“苏居士”指的是苏轼,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一生坎坷却才华横溢。诗人用苏轼来反衬自己对禅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题古禅上人房》不仅通过优美的诗句描绘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生活画卷,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禅修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艺术美,是古代文学中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