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染昙花百念空,净香吹遍古禅风。
钩帘燕雨时时过,洗钵鱼波处处通。
鸡有佛缘曾听法,桧因宝界渐成龙。
三生谁识苏居士,惟是盐官北寺钟。
《题古禅上人房》,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 诗句解读:
- 「一染昙花百念空」:描述昙花一现,象征着世间万物的无常和短暂。
- 「净香吹遍古禅风」:古禅风指的是禅宗的修行方式,强调内心的清净与悟性。
- 「钩帘燕雨时时过」:燕子不时飞过挂着窗帘的地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洗钵鱼波处处通」:洗钵鱼波,意味着洗涤心灵的烦恼,处处都是通向内心平静的道路。
- 「鸡有佛缘曾听法」:鸡因为有佛缘而能听到佛法,象征着因果循环,一切皆有定数。
- 「桧因宝界渐成龙」:宝界,即佛教中的净土,龙在这里象征着修行者的成就。
- 「三生谁识苏居士」:苏居士,指苏轼,三生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这里表达了对苏轼这位大文豪的敬仰之情。
- 「惟是盐官北寺钟」:盐官北寺钟,指的是盐官北寺的钟声,代表着寺庙的宁静与祥和。
- 译文注释: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死、无常、修行和因果的深刻思考。
- 关键词“昙花”、“禅风”、“燕子”、“洗钵鱼波”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更具诗意和画面感。
- 结尾处的“三生谁识苏居士”和“惟是盐官北寺钟”两句,不仅点明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佛法和修行的执着追求。
- 赏析:
-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绘昙花的短暂、燕子的飞翔、洗钵鱼波的清流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无常、修行和因果的深刻思考。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禅宗的清净与悟性,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结尾处的两句尤为引人注目,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佛法和修行的执着追求。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风貌,令人深感敬佩。
-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着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的佳作。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张昱的《题古禅上人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元明之际诗歌创作的一座丰碑。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更体现了他对佛法和修行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经卷。对于喜爱诗歌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