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游在上巳,属此清明前。
春景已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
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
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
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
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上巳节,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和四斋训导拉游智果寺,拜访东坡,题名参寥泉。
佳游在上巳,属于清明前。
春景已如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
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
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
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
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注释:
- 佳游:美好的游玩。
- 属:属于。
- 清明前:清明节的前几天。
- 春景已:春意已至。
- 光:阳光。
- 往:前往。
- 竟:终于。
- 云物:云和物体。
- 岂:哪里。
- 殊:不同。
- 迁:改变。
- 邈:远。
- 长公:即张长龄,唐代诗人、官员,以诗名世。
- 风流:指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文人。
- 何因缘:什么原因。
- 古佛:古代的佛像。
- 香阁:供奉佛像的地方。
- 真诠:真正的解释或诠释。
- 境超:心境超越了。
- 道胜:道德胜过一切。
- 因缘:因果缘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上巳节游览智果寺并拜访东坡先生后,写下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述游览智果寺的情景以及与东坡先生的交谈,表达了对古人风雅之韵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诗的开篇就点明了这是一个美好的游玩季节,也就是清明前的上巳节。这里的“佳游”二字,既表明了这次游玩的美好与愉快,也暗示了作者对这一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诗人用“春景已云宴,风光犹未暄”两句,描绘了春季景色的壮丽与美丽。这里的“云宴”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色如云般壮丽,而“风光犹未暄”则暗示了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气候还未完全回暖。
诗人转向了对目的地——智果寺的探访。他写道:“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廖泉。”这里,“智果寺”是智果禅师的寺庙,而“参廖泉”则是该寺庙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诗人在探寻过程中终于找到了这个景点,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这次探险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对这次探险的成功的喜悦。
诗人又转而回忆起与东坡先生的交谈。“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虽然外在的事物和环境没有变化,但人们的内心世界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这既是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古佛和真诠两个关键词。“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这里,“古佛”指的是古时候的佛像,“真诠”则是指真实的理解和解释。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他的所见所闻,既体现了他对古文化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真实理解的追求。
紧接着,诗人又转向了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即超越对万事万物的执着和追求,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这种境界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深深向往。
诗人再次回顾了这次出游的经历,并表达了自己对这次经历的留恋之情。“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经历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未来再次出游的期待。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真挚,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一次出游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人风雅之韵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一个深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