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孟昉郎中

孟子能文自老成,早于国语亦留情。
省中醉墨题犹在,阙下新知谁与行?
纨扇晚凉诗自写,翠鬟情重酒同倾。
接舆莫更闲歌凤,只可佯狂了此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寄孟昉郎中》是元末明初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的作者是张昱,创作于元末明初,作品体裁属于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张昱,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他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年居北京。其诗作中流露出对时局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观察。
  1. 诗歌原文
    孟子能文自老成,早于国语亦留情。
    省中醉墨题犹在,阙下新知谁与行?

  2. 诗歌赏析

  • 此诗体现了作者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和对前辈文人的敬仰之情。诗中“孟子能文自老成”表明了作者对孟子等前辈文人文学造诣的认可。
  • “早于国语亦留情”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我定位。他不仅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也试图超越古人,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
  • “省中醉墨题犹在,阙下新知谁与行?”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社会环境变化的无奈。诗中的“醉墨题”可能指的是他在任职期间所作的诗作,而“阙下新知谁与行”则暗示了当前缺乏志同道合的文学友人。

《寄孟昉郎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感慨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现作者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