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

湖水秋空玉色匀,蒹葭纤雨上纶巾。
重来羊岘谁沾泪,却顾龙门不见人。
独放酒船寻鲙具,谁容狂客吐车茵。
西风白羽元非用,只为人间苦障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是元代诗人张雨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湖面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湖水秋空玉色匀,蒹葭纤雨上纶巾。
    重来羊岘谁沾泪,却顾龙门不见人。
    独放酒船寻鲙具,谁容狂客吐车茵。

  2. 诗意解析

  • 湖水秋空玉色匀:描述了秋天的湖面像一块玉一样清澈透明,色彩均匀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蒹葭纤雨上纶巾:细雨中的芦苇随风摇曳,似乎有人头戴纶巾,增添了一丝凄美的氛围。
  • 重来羊岘谁沾泪:再次来到曾经与朋友共饮的地方,却发现无人共悲,只有深深的孤独和失落。
  • 却顾龙门不见人:回头望去,曾经熟悉的门楼已经不见,只剩下一片寂静和荒凉。
  • 独放酒船寻鲙具:独自在湖中划着酒船,寻找钓鱼的工具,象征着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谁容狂客吐车茵:谁能容下我这个狂傲不羁的人在此留下痕迹?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身份和存在感的质疑和困惑。
  1. 艺术特色
  • 细腻的描写:通过对湖面、芦苇、门楼等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具有感染力。
  • 深沉的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孤独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文人的生活状态也颇为艰难,这或许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背景。
  • 作者生平:张雨(1286年-1359年),字天雨,号东山散人,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元末明初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意义
  • 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不仅展现了元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氛围,对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感受到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