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涧垂萝一径分,碧岩不与众峰群。
只疑洞口谽谺石,浑是山头片段云。
病试术方疏药捡,书移冰研近炉薰。
幽人许掾相问讯,转忆山阴王右军。
南洞居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洞居三首》是元朝诗人张雨的作品,其诗作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探讨文学作品时,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至关重要。《南洞居三首·其一》、《南洞居三首·其二》、《南洞居三首·其三》等作品集中展现了张雨与许道杞、王寿衍等人的交往及其诗歌创作。张雨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后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当时文士如杨维桢、张小山、马昂夫、仇山村、班彦功等的赞赏和支持。
《南洞居三首·其三》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华阳南洞幽人居住的环境与心态。“华阳南洞幽人居,幽人本是山泽癯。”开篇就点明了主题,表达了隐逸之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玉门砂无勾漏令,太平酒胜步兵厨”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物质享受淡泊的人生观。他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而是更喜欢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如饮用太平酒胜过其他美食。
《南洞居三首·其三》中的意象也极具特色。如“洞穴嵚岩肺腑隔”,描述了洞穴的巍峨和阻隔感,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感觉。“菖蒲根节龙蛇枯”,则是通过菖蒲和龙蛇的枯萎来表达岁月无情、物换星移的感慨。
《南洞居三首·其三》不仅是张雨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也是其时代背景下文人隐逸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不少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求心灵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张雨的创作恰好体现了这一时代文化现象,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想象。
《南洞居三首·其三》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因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被广泛研究和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