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宜晚亭

鳌峰亭子偏宜晚,约下烟光与细看。
独鹤归来频寄语,夕阳舂外一凭栏。
昔游谢眺空陈迹,回首敬亭生莫寒。
万一桑榆容倦翮,西飞会访毛公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鳌峰宜晚亭》是元代诗人张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鳌峰宜晚亭》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由诗人张雨所作。张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是一位多产且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画家。他在年轻时游历名山大川,后弃家为道士,曾随开元宫王真人入京,但未受官任。其文学成就颇高,有《句曲外史》、《贞居子诗集》等传世。
  2. 作品原文:《鳌峰宜晚亭》全文如下:
鳌峰亭子偏宜晚,约下烟光与细看。  
独鹤归来频寄语,夕阳舂外一凭栏。  
昔游谢眺空陈迹,回首敬亭生莫寒。  
万一桑榆容倦翮,西飞会访毛公坛。  

这首诗以“鳌峰宜晚亭”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其中,“独鹤归来频寄语”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界中鹤的存在,又寓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夕阳舂外一凭栏”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静好的生活气息;“万一桑榆容倦翮,西飞会访毛公坛”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抱有壮志未酬的情怀,期待着再次出山建功立业。

  1. 作品鉴赏:这首诗在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首先,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如“独鹤归来频寄语”、“夕阳舂外一凭栏”等,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其次,诗人在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例如,“昔日游谢眺空陈迹”一句,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之情,又揭示了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无奈。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2. 影响评价:作为元代的诗歌佳作,《鳌峰宜晚亭》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它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同时,该诗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众多学者和读者的认可和赞赏。

《鳌峰宜晚亭》不仅是元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研读并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