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
山僧高卧,松炉细火,茅屋衡门。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残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
山僧高卧,松炉细火,茅屋衡门。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残鳞。
《黄钟·人月圆·淞江遇雪》是元朝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
这位生于约1270年的文人,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涉猎广泛,曾为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职。他的一生好游江南,其词藻清丽而华而不艳,善取前人诗词名句入曲,被尊称为“词林宗匠”。
残枝缀粉,老树生春:残枝上缀满雪花,犹如老树逢春。
松炉:以松枝为柴的火炉。
衡门:衡,通“横”。横为木门,指简陋的柴门。
玉龙战倒,百万愁鳞:将下雪比作玉龙争斗。宋·张元《咏雪》诗有“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