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

山僧高卧,松炉细火,茅屋衡门。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残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黄钟·人月圆·淞江遇雪》。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一冬不见梅花面,天意可怜人。”
冬天里,梅花没有盛开,仿佛是上天可怜我们这些凡人一样,故意不让人们看到它那美丽的花朵。

“晓来如画,残枝缀粉,老树生春。”
当早晨来临,大地如同一幅美丽的画作。那些被冰雪覆盖的梅花枝头,挂满了晶莹的雪花,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在寒冷中绽放。

“山僧高卧,松炉细火,茅屋衡门。”
山上的僧人悠闲地躺着,享受着温暖的松木火堆带来的舒适。他住在一个简陋的茅草屋里,门上挂着一把大竹帘。

“冻河堤上,玉龙战倒,百万残鳞。”
冰冻的河水在堤坝上蜿蜒流淌,就像一条巨大的银色蛟龙在战斗。千万片冰鳞在空中飞舞,形成一幅壮丽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寒冷的早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残枝缀粉”和“百万残鳞”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