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宋推官

目断仙帆去莫从,翩然心逐北飞鸿。
未忘绿幕追游盛,况忝黄堂礼数崇。
南国几人歌召伯,汉廷有日相于公。
悠悠聚散何堪计,趋走终期出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别宋推官》是元代诗人黄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基本资料:黄溍,字晋卿,号金华山人,生于婺州义乌。自幼才华出众,学为文章能迅速成千言。在年轻时便西游钱塘,并得见许多遗老钜工宿学,增长了对近世文献的了解。还与隐者方韶父游,为歌诗相唱和,无仕进之意。至顺初年中了进士,后任宁海丞。延祐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至正七年,因马祖常推荐入应奉翰林文字,后转国子博士,提举浙江等处儒学。
  1. 诗歌原文
  • 原文内容:《寄别宋推官》
    目断仙帆去莫从,翩然心逐北飞鸿。
    未忘绿幕追游盛,况忝黄堂礼数崇。
    南国几人歌召伯,汉廷有日相于公。
    悠悠聚散何堪计,趋走终期出下风。
  • 诗句解析
  • “目断仙帆去莫从”:形容视线所及之处,只见一列仙船渐行渐远,难以追随。
  • “翩然心逐北飞鸿”:形容心情随着北飞的大雁而飘荡,表达了一种向往或怀念之情。
  • “未忘绿幕追游盛”:指虽然已离去,但心中仍怀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况忝黄堂礼数崇”:意谓自己虽受宠遇,但仍感到谦卑。
  • “南国几人歌召伯”:用“召伯”比喻南方的人才众多,他们像古代的召公一样受人敬仰。
  • “汉廷有日相于公”:暗示自己虽身处汉廷,却如同在朝中辅助君主的臣子一般,有责任辅佐君王。
  • “悠悠聚散何堪计”: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难以计数。
  • “趋走终期出下风”:表示无论怎样努力追求,最终都只能居于下风。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格式,结构严谨,韵律协调。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豁达和从容。
  • 文化意义: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

《寄别宋推官》不仅是黄溍个人情感的体现,也是其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反映。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精致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成为元代诗歌中的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