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学录

短褐萧条两鬓苍,逢人犹解说春坊。
云霄有路新推毂,风月传家旧佩囊。
此去官曹虽冷落,不妨门户暂辉光。
况闻寮友多华胄,休暇过从乐未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姜学录》是元代诗人黄溍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黄溍,字晋卿,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杰出的成就。
  1. 诗歌内容
  • 首句:“短褐萧条两鬓苍”,描绘了诗人自己朴素的外貌和沧桑的岁月。
  • 次句:“逢人犹解说春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 第三句:“云霄有路新推毂”,暗示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 第四句:“风月传家旧佩囊”,展现了诗人家族世代传承的文化与精神财富。
  • 末句:“此去官曹虽冷落,不妨门户暂辉光”,虽然官场可能冷清,但诗人的家门依然会因为其学识和才能而闪耀。
  • 尾句:“况闻寮友多华胄,休暇过从乐未央”,描述了诗人与同僚们的良好关系,以及他们闲暇时的愉快生活。
  1. 赏析与评价
  • 情感真挚:黄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与总结。
  • 语言优美:诗句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文化内涵: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雅士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 个人经历:黄溍本人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在官场上的沉浮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 社会环境:元代的社会氛围和文人心态为黄溍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黄溍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如“短褐萧条”和“风月传家旧佩囊”等意象,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富有哲理意味。
  • 韵律和谐:诗歌的平仄和韵脚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送姜学录》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现黄溍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文人的风采,还可以深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