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驭宾天久,衣冠出此游。
祗园金地古,汾水白云秋。
谒拜陪诸彦,跻攀展寸眸。
始知山水窟,近在帝王州。
深岫藏青霭,平芜映绿畴。
层台临太液,环海象瀛洲。
粤自遗弓剑,无从望黈旒。
明庭虚次舍,彩缆旧维舟。
陛戟盈千列,灵舆副九斿。
祠官侦伺谨,中使往来稠。
备礼兼今昔,求神遍显幽。
琅函开贝叶,玉瓒荐黄流。
肸蚃人天合,辉光日月侔。
遥看陈羽卫,疑是问龙楼。
花雨缤纷落,香烟泱漭浮。
重关罗虎兕,簇仗拥螭虬。
去去箫声远,微微扇影收。
清都成梦境,尘劫等浮沤。
归径缘湖尾,残阳挂树头。
举杯相慰藉,分席暂淹留。
物色迓行辔,风寒袭敝裘。
回瞻天路永,坐感岁时周。
恋阙惭衰朽,非材堕谬悠。
词休富鸿藻,珍赠若为酬。
同刘遂初修撰周伯温编修任大瞻经历王继志架阁西山行香次遂初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刘遂初修撰周伯温编修任大瞻经历王继志架阁西山行香次遂初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篇作品。苏辙(1039年5月25日-1112年6月8日),字子由,世称“苏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应“明理动情,适事论事”。
在这篇诗作中,苏辙提到了他的好友刘遂初、周伯温、任大瞻、王继志以及自己。他们一同登上了西山,并在行香的过程中再次吟诵了刘遂初的作品《西山行香》。苏辙在此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和人生经历上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友情和才艺,也展示了他们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与思考。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生活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之行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间相互学习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