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 庞隐图

团栾话里禅龛住。灵昭女对老庞父。利名心不挂丝毫,更肯沾风粘雨。
叹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只寻常卖簟篱休,这眷属今无讨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鹦鹉曲 · 庞隐图》是元代诗人冯子振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背景进行介绍:

  1. 作者及诗歌风格
  • 作者生平:冯子振,元人,生平不详。其作为元代文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以及个人情感。
  • 诗歌特色: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描绘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内心活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灵昭女”与“老庞父”的对话,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原文
    团栾话里禅龛住。灵昭女对老庞父。
    利名心不挂丝毫,更肯沾风粘雨。
    叹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
    只寻常卖簟篱休,这眷属今无讨处。

  2. 诗意与内涵

  • 生活哲学的反映:诗中的“利名心不挂丝毫”,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倡导了一种简朴无欲的生活方式。
  • 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句如“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领悟,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尊重。
  • 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追求功名利禄,但冯子振却能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提倡回归自然和内心的平和。
  1. 艺术手法分析
  • 对话的形式:诗歌采用对话的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达思想感情,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读者理解和共鸣。
  • 象征意义的使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利名心不挂丝毫”象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逝水看流年去”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简洁的语言美:整首诗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体现了元代诗词的特点,即注重简洁、明快的风格。

《鹦鹉曲 · 庞隐图》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通过阅读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能让现代人从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