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卢按察

轺车至日岁将更,又趁薰风理去程。
历遍山城留好句,苏回民瘼快舆情。
人言但有官如此,世道应无事不平。
只恐江东难久驻,看看诏趣秉钧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卢按察》是杨公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意蕴。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杨公远(生卒年不详),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县人,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和画家。他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善写诗工画。
  • 诗歌风格:杨公远的诗歌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上疏斋卢按察》体现了杨公远在七律方面的深厚造诣。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上疏斋卢按察》是杨公远的一首代表作,其全文如下:“轺车至日岁将更,又趁薰风理去程。历遍山城留好句,苏回民瘼快舆情。人言但有官如此,世道应无事不平。”
  • 诗意解读:诗中“轺车至日岁将更”意味着岁月流转,时光更替;“又趁薰风理去程”则表达了诗人对新旅程的开始和对自然风物的欣赏。接下来的“历遍山城留好句,苏回民瘼快舆情”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留下美好诗句,以慰藉民众疾苦的场景。而“人言但有官如此”,则是反问世人对官场的评价,暗含讽刺与不满;最后一句“世道应无事不平”则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杨公远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他的诗作往往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在《上疏斋卢按察》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山水之间,感受着诗人的情感波动。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得恰到好处,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 思想内涵: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思想的传达。《上疏斋卢按察》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官场腐败的不满。这种深沉的思想内涵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关照。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杨公远展示了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杨公远的《饯卢按察》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情感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人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也是元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