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进士刘闻文廷赴临江录事

清江百尺石为城,太华千峰积雨晴。
官府几时书帙静,渔舟尽日钓丝轻。
故家好访春秋学,上国多传月旦评。
颇有老怀烦录事,到州为问范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进士刘闻文廷赴临江录事》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虞集创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虞集(1272-1349),字伯生,号邵庵,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其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虞集的仕途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国子监助教、太常博士等职,并因学识渊博和才华突出,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虞集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同样显著,他的诗歌、散文和赋等多种文体皆有涉猎,尤以七言律诗著称,其作品深受后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虞集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为元代乃至后世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诗歌原文及其解析:《送进士刘闻文廷赴临江录事》中,虞集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临江的美丽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中“清江百尺石为城,太华千峰积雨晴”两句,通过对清江与太华山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官府几时书帙静,渔舟尽日钓丝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于官场浮华的不屑一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虞集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元代文人生活的窗口,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艺术特色:虞集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的七言律诗更是以其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在《送进士刘闻文廷赴临江录事》中,虞集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清江与太华山比作坚固的城池和千峰叠翠的景象,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送进士刘闻文廷赴临江录事》不仅是虞集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虞集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