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廷策士问经世之道仆忝在读卷之列观诸进士所对有感赋此录以赠别刘性粹中支渭兴文举二贤良

昔人有欲问先天,林下相期二十年。
已向尘埃成白发,尚从灯火事青编。
获麟遂讫春秋后,鸣鸟犹闻礼乐前。
春雨未来农事晚,独怀归计在山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廷策士问经世之道仆忝在读卷之列观诸进士所对有感赋此录以赠别刘性粹中支渭兴文举二贤良》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我今何适哉,适彼大廷广庭。
朝列簪缨多士,吾独何人哉,时方扬雄、相如。
惟我知之者,诗书传于心,典谟流于世。
志在删述,反为词赋;操偶见猜,大厄一至此。
甚矣吾衰矣!
顷在翰林,有同舍郎官好事者,为余言:“江陵之事,君实与予有隐。”
后五年,召试,得章惇曰:“曾布之子,布即其人也。”
其事已在前册。
昔齐、鲁两山排闼而入,臣知国论不欲令臣去,乃风谏官力赞其说。
既已著于前册,则虽欲讳之,不可得也已。
故作《策问》,使吏曹就院中集百官于庭下。
众皆起避,唯侍御史知柔道旧恩未忍违,因抗声而出,且曰:“某幸备员,尝蒙恩泽,愿效愚直。”
于是侍从以下,各进一言。
予览其辞,非出吾意,然喜形乎色。退而思之,事固有不可测者。
夫以吾之拙,不能尽如人之意,而天下之士又非有意以难我者,盖天下事有可为之时,有不可为之时,有当为之而不可不为之时。
今陛下即位之初,天下以为可为之时也。
然方其时,则天下士大夫争自濯磨,以求尽于圣人之道。
及其久也,则天下之士,各务私其所上而忘天下之治,以为非我也,吾道果善邪?
方是之时,虽欲为非常之学,殆无及矣。
今乃不然,天下之士日趋于苟简,以取显荣为急。
其肯廉守道义,以待非常之变者,百无一二焉。
今陛下将大有为也,而群臣之所陈者,皆庸人俗士之所知,而莫知所以开诚心、正视听。
至于讲明先王之道,以服天下之心,鲜矣!
若陛下果能循尧、舜之序,则天下幸甚;苟废圣德,而专用武人,则何异夫驱市人之面而使之为奸!
夫天下之理得,则天子重于天地,阴阳和于雷雨,日月运行不息,四时变化于天不言而化。
夫岂不大快!
然而不幸,至今尚未得也。
夫天地之变,阴阳之和,风雷雨露之变,日月星辰之行,岂常得哉!
汉兴以来二百有余年矣,其间治乱消长、盛衰兴坏、安危治乱存亡之变极多,而治乱消长、盛衰兴坏、安危治乱存亡之数未尝易也。
今天下之势何如哉?
夫天下之祸,至大者也,有不戢自焚者,有不革自殆者。不戢必自焚,不革必自殆。
今日之事,可谓危矣!
向使朝廷之上,复有此等君子,虽欲为非常之事,固亦无及矣。
方今朝廷之上,非有非常之士作我天子之辅,乃有非常之人挟非常之位以临我百姓,此社稷之不血食,天下之所以日蹙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