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祠云台馆,行穿御阶柏。
夕阴岚气深,重碧照行客。
独访张超谷,渐觉岩险迫。
冰生玉井头,日射仙掌侧。
岂无铁锁悬,翻身若飞鹘。
恐烦华阴令,不奈昌黎伯。
王事况有程,车马何忽忽。
流观终南山,周览天府国。
尔来十七年,欲往不再得。
山河想邈悠,伤残转萧索。
摩挲商老图,仿佛希夷宅。
高哉莲华峰,白云澹秋色。
题商德符华山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商德符华山图》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一首古诗,创作于虞集任大都路儒学教授及国子助教、博士期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以及它的背景和内容。
虞集,字伯生,号邵庵,是元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少受家学熏陶,曾随吴澄学习,后在成宗大德初年被荐任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并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职。虞集不仅在教育领域有所成就,还在政治上有显著表现,文宗即位后,他被升任为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这些经历都为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虞集在仕途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因公务繁重而感到困扰,甚至有过放弃前往华山的想法。然而,当他真正踏上华山之旅时,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只能流连于终南山和天府国之间,感叹山河之遥远与自己的伤残。这种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对比。
《题商德符华山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诗中描绘了虞集游历华山的情景,通过对山景的描述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失落。首联“昔祠云台馆,行穿御阶柏”展现了他曾经祭祀过的地方,以及在行走间穿行过御阶柏的景象。颔联“夕阴岚气深,重碧照行客”则描绘了他站在山顶上远望的景象,感受到了深深的岚气和日暮时分的沉重。颈联“独访张超谷,渐觉岩险迫”则是他独自访问张超谷时的感受,觉得那里的山石更加险峻逼人。尾联则表达了他对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一个学者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变化。
《题商德符华山图》是虞集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所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古诗。它不仅是虞集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元代文化风貌的一种映射。这首诗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虞集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