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溉之学士白云半闲

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
招之恐不来,欲揽遽无迹。
栖檐候晨光,纳牖作秋色。
用冲不为盈,常住宁若客。
分张任苍松,散落还白石。
日照香炉峰,月射仙掌侧。
有恩封一乡,与子当共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李溉之学士白云半闲》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 原文与翻译: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招之恐不来,欲揽遽无迹。栖檐候晨光,纳牖作秋色。
  • 原文: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招之恐不来,欲揽遽无迹。栖檐候晨光,纳牖作秋色。
  • 翻译:山中弥漫着许多白云,我该如何到达城市?即使召唤它也不来,想要抓住它却突然消失。我在屋檐下等待早晨的阳光,打开窗户欣赏秋天的色彩。
  • 注释与赏析:诗中的“白云”象征着隐逸和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山中多白云,何由到城邑”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泊。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
  • 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虞集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虞集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人的喜爱和赞誉。

《题李溉之学士白云半閒》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也是虞集表达其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载体。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