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

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
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
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
瓶罂一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是元代诗人杨弘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个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杨弘道(约1295年—1360年前后),字叔能,号素庵,元代淄川人,是一位才气横溢、不事举业的文人。他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且有《小亨集》传世。
  1. 原文
    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
    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
    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
    瓶罂一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

  2. 诗意分析

  • 首联:“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天气变化图景,霖雨象征着滋润万物的甘霖,而廉纤则预示着秋季到来之前尚未成熟的气候。这种对比突出了自然界中季节更迭的微妙关系。
  • 颔联:“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此联通过描写南风吹拂下苍翠的竹子和四野升腾的白烟,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也可能寓意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 颈联:“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这里提到的“云汉”可能是对天上云彩的描述,而“神龙”则指代各种神秘传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虚无缥缈之事的轻蔑态度,认为它们都是没有根据的空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