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
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
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
瓶罂一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
注释:
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即事,即景生情、随感而发。济渎庙是古代祭祀济水神的场所。济水为黄河支流,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南,古时称为“河内”。
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霖雨,久雨不停。廉纤,形容微风细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连绵不断的雨才能救旱田,而这种细雨并不符合秋季的特点,所以立秋之前的雨并不算真正的雨。
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南风,南方的风气。飒飒,风吹的声音。披,覆盖。苍竹,指的是竹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阵南风吹过,使得苍翠欲滴的竹子被吹得摇曳多姿,同时在广阔的大地上,升腾起了白色的烟雾。
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云汉,指天空。数章,指天文观测记录。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天体运行的规律已经被揭示出来,所以天文观察中的一些杂乱无章的东西都被废弃了,而关于神灵的各种说法也都被认定为虚假的传言。
瓶罂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瓶罂,指瓶子或罐子。这句诗人的意思是:我喝了一口清源寺的水,感到十分羞愧。因为我知道他们(指其他寺庙)每年都有这样的水供应,而我却只是偶尔喝上一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济渎庙即景生情之作。诗人通过对济渎庙即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意思是说:只有在大雨连绵的情况下才能救旱田,而这种细雨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雨季。这里的“霖雨”和“廉纤”都是对天气的描述,分别表示长时间的降雨和轻微的降雨。作者通过这两个词来强调雨水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则是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南风吹过苍翠欲滴的竹子,使得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同时,在广阔的大地上,升腾起了白色的烟雾。这里的“南风”和“白烟”都是对风和烟的描述,分别表示南方的风和白色的烟雾。作者通过这两个词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然后的两句:“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则是对科学精神的赞美。在这里,“云汉”和“神灵”都是对天文现象的描述,分别表示天上的云和神灵。作者认为,由于天体运行的规律已经被揭示出来,所以天文观察中的一些杂乱无章的东西都被废弃了,而关于神灵的各种说法也都被认定为虚假的传言。这里的“云汉数章”和“神灵诸说”都是对科学精神的表述,分别表示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和对神灵观念的否定。
最后两句:“瓶罂一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这里,“瓶罂”和“清源水”都是对水源的描述,分别表示瓶子或罐子和清澈的水源。作者通过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谦虚和反思。他认为自己只喝了一点清源寺的水,就感到非常羞愧。因为这知道他人每年都有这样的水供应,而他却只是偶尔喝上一口。这里的“一瓶”和“有年”都是对水源的描述,分别表示瓶子中的水和一年的时间。
这首诗通过描绘济渎庙的自然景色和科学精神,以及诗人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和对科学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