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肃子,草衣儒,居无室屋出无驴。
十年落魄走吴下,一日奋迅游天都。
自言袖有黄帝书,淮荒海盗及吴租。
大臣不讳省中木,法官交讥台上乌。
草衣言事不畏死,请剑欲斩崔司徒。
留肃子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杨维桢的《留肃子歌》
《留肃子歌》是元朝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留肃子歌》原文如下:留肃子,草衣儒,居无室屋出无驴。十年落魄走吴下,一日奋迅游天都。自言袖有黄帝书,淮荒海盗及吴租。大臣不讳省中休,法官交讥台上乌。草衣言事不畏死,请剑欲斩。
诗中的“留肃子”是一位身着草衣的儒者,其生活境遇十分困顿,甚至无家可归、无驴可骑。然而,尽管身处逆境,他仍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毫不畏惧地追求正义,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诗中的“淮荒海盗及吴租”、“法官交讥上台乌”等诗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腐败官员和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在艺术表现上,杨维桢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诗中的“草衣言事不畏死”,不仅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也反映了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邪恶势力的坚决抵抗。
杨维桢的《留肃子歌》是一部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文学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历史画卷。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