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船下扬州,夜听𥴦声江月流。故宫摇落杨柳秋,客子于邑山阳愁。
明朝此声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宽者,手持悲篥寻南游。
胡笳拍中愁未休,龟兹角筦亲编收。王门历尽及五侯,翩然鸿飞不可留。
笛材既访柯椽锼,更协鸣凤昆仑丘。卷芦易地鸣陇头,城南思妇歌牵牛。
欲绝未绝一缕抽,划然石裂千丈湫。叫噪鹅鹤飞蛟虬,洞庭之水天东浮。
杜宽杜宽艺绝优,艺隐岂比闵张俦。为君贳美酒,不惜千金裘。
和我君山镆邪𥴦,与尔同登黄鹤楼。
筚篥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筚篥吟》是杨维桢的代表作之一,一首富有古乐府特色,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风、夜笛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遭遇的寂寞和愁绪的深刻感受。
从历史背景来看,《筚篥吟》创作于元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转型期。此时,文人墨客们开始尝试将传统诗词与新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从而产生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筚篥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词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从艺术特点来看,《筚篥吟》在结构上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严谨而工整的诗歌形式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内容上,诗中不仅描述了春日江风中的小船和夜晚江边的笛声,还融入了对故宫、杨柳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效果。
从文化意义上看,《筚篥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杨维桢作为元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的“铁崖体”风格,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婉约动人的一面,被后世誉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筚篥吟》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杨维桢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本。
《筚篥吟》是杨维桢在元朝时期创作的一首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以及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