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西家买芒屦,南州北州多岐路。严霜烈日太行坡,斜风猛雨瓜州渡。
南人求利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朝朝迎送名利客,身身消薄非良图。
人负屦,屦负人,草从土生复归土,人兮履兮不知所。
芒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芒鞋》是汉语词语,拼音为máng xié,释义是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
《芒鞋》一词源自唐代诗人张祜的《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在唐人眼中,它不仅仅是一双普通的草鞋,更是文人雅士追求自然、简朴生活态度的象征。这种鞋子由芒草的外皮编织而成,因其材质和工艺的简易性,成为了一种普及的出行工具。
在文学作品中,“芒鞋”往往与隐逸生活、诗意山水紧密联系在一起。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描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展现了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洒脱的个性。而在《西游记》第四三回中,孙悟空为了摆脱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羁绊,曾将白袍挂在江边,换上芒鞋,沿着江水一路而下。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