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田水深三尺许,总是去年秋暮雨。
劝农使者催春耕,田甲频挝水车鼓。
江村破屋能几家,几家妇姑俱踏车。
蓬飞两鬓赤双脚,亦有儿女双髻丫。
淞江太湖愁满眼,白汗沾衣足生趼。
车轮辘辘羊角转,水波翻翻龙舌卷。
春来十日九不晴,怕闻鹁鸠呼雨声。
滂沱才俾片时久,辛苦又加三日程。
当家岂无夫与子,打鱼日籴去城市。
城中禁米难出关,田上忍饥还戽水。
四郊未种围田谷,三边已运官仓粟。
安得木牛为木龙,运水疾于牛走陆。
西林日落田妇归,隤岸白烟鱼虎飞。
诗翁独立长太息,何处青山有蕨薇。
踏车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车妇》是明朝陈颢创作的。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踏车妇》:
- 作者简介:
- 陈颢(1264—1339),元朝人,字仲明,号清州,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元朝的兴衰更迭,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陈颢生活在元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内容概述:
- 《踏车妇》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妇女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长途跋涉去田里劳作的情景,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艰辛与妇女们的困境。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她们蓬头垢面、赤脚踏车、忍受着烈日和雨水的双重折磨,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的现实。
- 艺术特色:
- 形象描绘:陈颢擅长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使得《踏车妇》中的场景生动具体,如“车轮辘辘羊角转,水波翻翻龙舌卷”等句子都极具画面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妇女们艰苦生活的描述,陈颢展现了他们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社会不公的批判。
- 语言风格:《踏车妇》的语言简练有力,既有北方文人的豪放,又不失江南女性的柔美,展现了陈颢独特的语言魅力。
《踏车妇》作为元代的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