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 喜春来(三首)

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比颜御史费精神。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乡村良善全性命,廛市凶顽破胆心,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未戮乱朝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吕·喜春来(三首)》是元代张养浩的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以下将对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张养浩的《喜春来》创作于元代,他接受了陕西行台中丞的任命后,便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他的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仁爱之心,更显示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2. 作品特点:这三首《喜春来》题材各异,第一首写民俗,第二首抒发闲适之情,第三首则写闺怨。每首都有独特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卓越的文学才能。

  3. 主题探讨: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张养浩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众生活的愿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通过深入分析《中吕·喜春来(三首)》,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韵味,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典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传承。

注解

华岳:华山神庙。

悲哀雨:意即求神佛慈悲降雨。

「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句:《元史·卷一百七十五·张养浩传》说他接受陕西行台中丞的任命后,「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

还自哂:自己嘲笑自己。

比颜御史费精神:颜子推先后在北齐、北周任中书舍人和御史上士 ,著有《颜氏家训》一书传世。全句意谓做官比著书难。

饿殍:饿死的人。

廛市:集市、城市。

破胆心:战胆心惊。《元史·卷一百七十五·张养浩传》载:张养浩作堂邑(在今山东)县令时,曾免除了被饥寒所迫、铤而走险的所谓「盗贼」朔望参拜,对杀人凶犯李虎等则依法制载。

未戮乱朝臣:未能杀掉那些扰乱朝政的奸臣。戮,杀。

相关推荐